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在許多科幻小說、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故事情節:
為了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新世界,主人公乘坐著宇宙飛船穿過了時空中的捷徑,抵達了本遙不可及的地方。
這個經典橋段中的捷徑,實際上是我們常聽到的“蟲洞”。蟲洞并非憑空幻想出來的,它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預言的。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蟲洞的蹤跡,所以我們并不能確定蟲洞是否是真實存在。
那么,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蟲洞,我們要怎樣才能發現它們呢?
在廣義相對論中,蟲洞與黑洞有關。在黑洞中,物質坍縮成了一個點,或稱為奇點。物質一旦進入黑洞,就永遠被困住了。蟲洞在外部有著同樣的結構,但它的中心并非是一個奇點,而是形成了一種通向另一個空間區域或另一個宇宙的隧道。當物質進入蟲洞時,便會穿過隧道前往另一邊。蟲洞的概念最初是由愛因斯坦和羅森提出的,因此有時它們也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由于蟲洞和黑洞是相似的,從外部觀測,它們看起來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很難區分它們。
不過一項新的研究告訴我們,或許是存在區分它們的方法的。雖然黑洞和蟲洞有著相同的外部結構,但蟲洞的另一端可以有東西,而黑洞則沒有。這意味著圍繞蟲洞運行的恒星的軌道可能與圍繞黑洞的恒星軌道略有不同。如果在蟲洞的另一邊也存在一顆圍繞著它旋轉的恒星,那么那顆恒星的引力會通過蟲洞拖曳這邊的這顆恒星,導致這顆恒星的軌道有所偏離。
蟲洞的兩側都有恒星環繞。如果引力場可以通過蟲洞傳播,那么恒星的軌道將受到影響,并偏離標準的史瓦西軌道。
研究人員建議,我們或許可以在銀河系檢驗這一想法。在銀河系的中心,隱藏著一個質量是太陽數百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Sgr A*。那里是尋找蟲洞的好地方,因為蟲洞的形成需要有極端的引力條件。
多年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觀測 Sgr A*附近的一顆名為S0-2的恒星。如果蟲洞確實存在于 Sgr A*,S0-2 就會受到蟲洞另一邊的恒星所產生的引力的影響,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S0-2 會輕微地偏離它的軌道。
但是,由于目前的觀測技術還不夠靈敏,我們還無法進行這樣的探測。但隨著觀測設備在未來的 10 年或 20 年里的進步,加上我們對 S2-0 進行長時間的觀測,或許我們終會實現這一目標。
一顆名為 S0-2 的恒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圖片來源:Nicolle Fuller/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研究人員Dejan Stojkovic解釋說,當我們的探測技術達到觀測所需的精度時,或許我們會發現蟲洞是解釋 S2-0 軌道輕微偏離的最可能解釋。但即便如此,我們也無法確定那就絕對是一個蟲洞,因為仍有可能是其他尚未被我們發現的東西干擾了 S0-2 的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天我們真的發現了蟲洞,它也不會像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即使蟲洞是可以被穿越的,人類和宇宙飛船也不太可能從中穿越。因為蟲洞需要負能量源來維持,而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蛟S若想要創造出一個穩定的巨大蟲洞,我們還需要一些額外的“魔法”才行。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