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在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一直都占有領先的地位,無論是新機的關注度,還是利潤占比,別的手機廠商都比不上蘋果。而且自從蘋果進入手機領域以來,便建立起了一條極為完善的供應鏈,涵蓋了全球很多國家的數百個供應商,我們國內也不例外。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是全球公認的最偉大科技企業之一,雖然說喬布斯已經離開了10年,但是在庫克的管理下,蘋果公司的市值一直在不斷地增加,如今蘋果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美元,這讓蘋果公司也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而蘋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可以說和中國市場是有分不開的關系的!
就拿富士康而言,其創始人郭臺銘曾經說過,一旦蘋果撤出中國,將會有很多企業面臨倒閉。這番話雖然有點夸張,但卻反映出了很多供應商嚴重依賴蘋果的事實,如果被蘋果拋棄,它們必然會遭受嚴重的損失。
當年喬布斯將蘋果iPhone手機給帶入中國市場以后,蘋果就開啟了在國內瘋狂發展的時代;為了能提高自己產品的利潤,蘋果公司不僅在國內開設了大量的蘋果零售店,而且還將iPhone手機等產品的生產工廠也都搬到了國內,依靠著中國市場廉價的勞動力,讓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上賺得盆滿缽滿,為了給蘋果生產iPhone手機等產品,郭臺銘的富士康在國內很多的省份也都設立了富士康蘋果產業園,在河南鄭州還擁有全球最大的蘋果產業園,我們所使用的iPhone手機絕大多數都是從這里生產以后,再發往全球市場!
那么就國內市場而言,蘋果的供應商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被踢出供應鏈然后倒閉的風險呢?
蘋果踢出34家中國供應商
與郭臺銘所持態度相反,蘋果CEO庫克曾表示,蘋果離不開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因此,最近幾年蘋果雖然有撤離中國的想法,但是卻始終沒有付諸實際行動,先行一步的富士康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在越南和印度等地建設的工廠,如今都成了“空殼”。
不過,在我國的華為被打壓以后,也讓蘋果公司明白了不能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所以最近這幾年蘋果公司的動作頻頻,不僅要搬到印度市場,而且還踢出了不少的中國供應商企業,目前已經有超過34家國產供應商企業被踢出蘋果產業鏈,這也導致不少供應商的日子變得不好過起來,像歐菲光就是其中之一!
就拿蘋果2021年的新機iPhone13來說,前段時間有消息稱,iPhone13在全球范圍內,一共有200家供應商,其中有110多家都來自國內。別看這個比例很高,但必須要知道的是,這些為iPhone13提供零部件的國產供應商,并未涉及到任何一項核心技術。
也就是說,蘋果之所以將這些國產廠商納入供應鏈,不是離不開它們的技術支持,只是考慮到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途。像iPhone手機最為關鍵的處理器芯片、顯示屏幕、內存元件,基本上都是由美國或韓國公司提供的,國內根本無能為力。
這就造成了一種不平等的合作關系,蘋果可以不依靠那些國產供應商,反正都是一些不怎么重要的零件,交給別的公司同樣能完成。但對于國內的供應商而言,假如失去蘋果這個大客戶,自身的營收和利潤就會明顯下降,難以維持正常的發展狀態。
央視發出呼吁:盡快擺脫對蘋果依賴
由此不難看出,國產供應商對蘋果的過分依賴,并不是一件好事,誰也不能保證蘋果會一直青睞它們,一旦出現了意外情況,損失的只會是它們自己。為此,央視也曾發出呼吁:國產供應商要盡快擺脫對蘋果依賴,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能將寶全部都押在蘋果身上。
總而言之,不管怎樣,國產供應商嚴重依賴蘋果的情況,都必須要得到改善,不然下次被蘋果踢出供應鏈走向沒落的國產廠商只會更多。其實現在國內的手機廠商,已經在追趕蘋果的腳步了,那些國產供應商完全可以為國內的手機巨頭服務,沒有必要執著于蘋果。
(邯鄲建站)